01.jpg

02.jpg


「跃则艳影扶摇,潜则清神定静。无半点俗尘之气,具一番幽雅之容。」
——清·荣廷《虫鱼雅集》


03.jpg


国人素有养鱼之好,明清时京中流行在庭内蓄上几缸金鱼,灰瓦青砖,日暖天高,树影婆娑,缸里几尾金鱼翩翩摇曳,这是中国传统民宅常见的古朴景象。


04.jpg


南方温暖,大户人家或凿池于园里,或引水于石间,或养之亭台,聚一泓清水供养锦鲤,戏萍花于水面,凤尾徐摇。


05.jpg

养鱼、观鱼可得澄清之趣、益人神智、怡人性情,是极佳的养生法。虽然南北养鱼之法不同,但所求相似:对鱼丰富吉祥文化的信仰。

  

06.jpg


「吉祥」二字典出于春秋的《庄子·人间世》,其曰:虚室生白,吉祥止止」。「金寿富贵之谓福」,鱼纹图案的富贵造型正是体现了这种「吉祥」的寓意。 

   

07.jpg


通观古今,中国人对「鱼」有一种执着的偏爱,它既是文学作品中的常客,又是民俗中吉庆的象征。


08.jpg


禅宗典故,多以鱼为题参悟禅意。道家尚鱼,意求自由,逍遥无忧。儒家鱼跃龙门,寓仕途锦绣。蕴含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。

 

09.jpg


鱼与「余」同音,从而产生出百姓们生活美好、衣食有余的心理愿望,中国人喜欢带有鱼图案的年画;待客用鱼、过年吃鱼,都是希望「年年有鱼(余)」。 


10.jpg


鱼多子,寓多福,这个意义在后世不断流传。同时「鲢鲤」和「连理」谐音,有祝福新人喜结连理的意思。


11.jpg


古人认为鱼代表「生生不息,太极以阴阳鱼为中心,与此相关。鱼也成为古人眼里守财、看家的符号,在古代,钥匙和锁一般做成鱼形,鱼不只是祥瑞之物,还是守护之神,镇宅之宝


12.jpg


是权利的象征,唐代以前,兵符是做成虎的形状的,称为「虎符」,唐朝时改虎符为鱼符,不仅调兵遣将用鱼符,任免行政官员的信物也用鱼符。


13.jpg

  

鲤鱼,色彩斑斓,极受人喜欢,「鲤」谐音「利」,因而有「吉利祥瑞、富贵福泽」的美好寓意,鲤鱼成为人们送礼的珍贵礼品。


14.jpg


鲁昭公十年(公元前532年),孔子得子,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,表示祝贺。孔子以国君亲自赐物为莫大的荣幸,因此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鲤,字伯鱼。孔鲤是孔子唯一的儿子,胸襟豁达,「伯鱼」一词也被后世用作对别人儿子的美称。


15.jpg


在道教文化中,鲤鱼是仙人的座骑,乘坐鲤鱼为得道成仙的标志,鲤鱼因而成为信徒们敬仰的圣物,被称之为「赤晖公」


16.jpg


鳜鱼的「鳜」谐音「贵」,象征「富贵有余」。


17.jpg


鲭鱼的「鲭」谐音「清」,寓清白


18.jpg


鲌鱼的「鲌」谐音「白」,象征「清白世家」。

 

19.jpg


【六十条鱼·家宴瓷】绘红鱼五尾悠游瓷上,取「五福临门」之意, 《尚书·洪范》中云:「五福: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」


 

20.jpg



鲤鱼、鳜鱼、鲭鱼、鲌鱼各一尾,相随追逐,寓意「礼贵清白」,《周易·坤·文言》:「积善之家,必有馀庆」,意思是:积德行善之家,恩泽及于子孙,臻善修为、留有馀庆是时代相承的生活智慧,这种传承自然而深刻。

 

21.jpg


「新年纳馀庆,嘉节号长春」据传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,是国人最早也是最深刻的新年寄语。

  

22.jpg


「备新碗箸过新年」是我国悠久年俗,说的是即使家中餐器足用,新年也要添置新碗箸,以祈求福意,寓「福」、寓「财」。福、财二字是对百姓人家最为贴心美好的祝福。

 

23.jpg

24.jpg

25.jpg


 「腊月添碗」的风俗沿袭至今,为求「好事成双」,数量多选双数:「六」、「八」、「十」,有着「万事顺意」、「八方报喜」、「十全十美」的美意。

 

26.jpg

27.jpg

28.jpg


 本组瓷器特选景德镇高岭土所制高白瓷洁素莹然,胎白质坚,瓷中尚品。


29.jpg

30.jpg


【金玉同贺·家宴瓷】六人组食器,绘鱼六十条,将「万事顺利」、「连年有余」的祝福融入一饮一食、一蔬一饭。

 

31.jpg

【六十条鱼·家宴瓷】
六人组配置:6杯、6碗、6盘

32.jpg


我国有岁末「馈岁」的年俗,年终岁尾,是美好的相赠,也是情谊的醇厚表达。


33.jpg



邮箱:5250908@qq.com